荆门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24年度工作安排,6月份,我们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俊峰的带领下,对全市科技创新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实地察看了固润科技光固化材料湖北省中试基地、亿纬动力储能与动力电池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格林美国家电子废弃物循环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605所铁鸟试验室等现场,召开座谈会听取了市科技局工作情况汇报,征求了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财政局等市直相关部门和各县市区,部分科研单位、企业以及部分人大代表意见建议。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将科技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整合各类优质科技资源,精心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和服务平台,科技创新实力不断增强,成效明显。
(一)科技创新环境不断优化。一是创新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出台了《荆门市创新创业三年行动方案》,制定人才发展激励、科技成果转化、财税金融支持、土地资源配置等配套措施,有力推动科技创新纵深发展。二是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和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建立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库,“一对一”进行服务,引导企业加快成长。2023年,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1188家,同比增长39.44%,开展了“走遍高企”活动,推动“规进高、高进规”。2023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80家,同比增长41.37%,实现三年翻番。三是科技队伍进一步壮大。市和县市区政府通过引导企业与域外高校对接、创设交流平台、开展培训等方式,积极汇聚科技人才。目前,全市国务院特贴59人,湖北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业人才32人。
(二)科技创新投入不断增加。过去三年,全市共组织申报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立项469项,争取资金1.1亿元。其中:获批省级项目143项,资金5839万元;安排市本级项目326项,资金5400万元。2023年市财政狠抓惠企政策兑现,实行“免申即享”“即申即享”相结合,2023年,市本级兑现科技惠企资金1497万元。常态化开展政银企对接活动,实行科技金融精准滴灌,2023年,金融机构为科技企业投放贷款34.25亿元,其中科技E贷、科技信用贷等贷款5900万元。充分发挥双创引导基金作用,引导投资机构投早、投小、投智,目前累计投放资金4.6亿元,惠及初创企业122家。
(三)科技创新驱动作用不断显现。近年来,华中农业、武汉理工、湖北工业、武汉工程4所大学共与企业达成合作协议98项。2023年,培育省级科技创新团队2个,争取省级人才项目10个。省级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1家、省级企校联合创新中心37家,数量分别位居全省第2位、第4位。现有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1家、农业科技园1家、孵化器2家、省级孵化器3家、众创空间6家、省级众创空间8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80家。2023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完成444.79亿元,位居全省第7,同比增速13.9%,位居全省第3,增加值占GDP比重为19.6%。创新驱动作用不断显现。
二、存在的问题
(一)创新主体培育有待加强。一是传统产业占比大,以创新谋未来的紧迫感和前瞻性不足,缺乏危机意识。二是高新技术企业整体规模偏小,科技型中小企业缺乏创新活力,对新产品研发和行业共性的关键技术攻关少。三是数量少,我市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不及对标城市泰州的四分之一和三分之一,潜在独角兽企业、科创板上市企业还没有实现零突破。
(二)创新平台支撑力不够。创新平台存在“重建轻管”现象,入住项目小而散,研发活动偏少、带动作用不够,有的甚至面临摘牌风险。目前荆楚科创城科技创新中心仅落户产业项目12户,面临“有房无企”的困境,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缺乏专业人才和公共服务,入孵、出孵企业不多。
(三)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不足。省级以上人才计划项目入选人数117人。高技能人才仅9.23万人,占技能人员比重为30.23%。人才供需不匹配,化工、材料、数字经济、工业设计等领域的人才需求旺盛、缺口较大,大多数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存在人才“引不来、留不住”等问题,无力开展技术和产品创新。
三、意见建议
(一)提高思想认识,营造浓厚科创氛围。各地各单位必须树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念。一要压实责任抓落实。强化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的责任,加强对科技创新工作的领导,定期听取汇报,加大政策扶持,解决实际困难,加强督查考核,确保科技创新工作落实到位。二要突出设计明方向。要注重科技创新规划设计,结合荆门实际情况,明确科技创新方向,突出几项重点项目进行推进。三要更新观念优环境。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改革和创新激励引导机制,创造条件共建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的合作平台,完善产学研结合创新长效机制,全力营造“科技创新”的良好环境和浓厚氛围。
(二)持续加大投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一要完善科技创新投入机制。积极争取上级政策和资金支持,引导社会及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的融资投入,逐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资本广泛参与的多元化科技创新投入体系。二要注重财政科技投入的有效使用。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重大公共技术、关键技术和特色产业产品的研发上,防止撒“胡椒面”。三要积极落实税收优惠政策。认真贯彻落实各级政府支持企业科技进步优惠政策,对科技创新突出的企业按政策规定给予免税、减税和抵扣折税的优惠。四要加大本土项目扶持。从培育持续增长的税源经济与后发优势着眼,加大对本土企业科技项目的扶持,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着力推动一批创造新技术、打造新业态、提供新供给的新型企业。
(三)强化平台建设,加快研发体系构建。一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充分发挥现有企业平台引领科技创新主导作用,依托国家特种飞行器研究中心、亿纬动力、格林美省重点实验室等推动建设更多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坚持重点项目重点扶持,通过科技项目引领加快全市产业发展转型升级。二要积极搭建服务平台。依托各类工业(科技)园区大力发展为企业创新提供技术服务和支持的新型研发组织,支持城市众创空间等新业态组织发挥作用,多方位搭建科技服务、企业技术创新“孵化器”、科技风险投融资、产学研结合等创新平台。三要切实推进研发机构建设。推动规上企业按照“六有”(有场地、有人员、有设备、有投入、有项目、有制度)标准建设各类研发机构,切实解决我市科技创新平台支撑力不够等问题。
(四)建立人才高地,激活创新发展动力。一要强化服务保障。积极了解我市科研平台和企业人才需求,通过建立“人才技术需求清单”,帮助企业实现人才对接;强化对引入高端人才的跟踪服务,既要解决其落户、医疗保险、子女教育、住房保障等事项,还要为其打通晋升渠道和创造开展科技研发、组织试验、拓展服务范围等环境。二要推动人才回流。用足用好用实优惠政策,促进青年群体回流,重点将目光放在本区域大学毕业生回乡创业、创新上,用“政策+平台+情感”等多种措施将人留在荆门创业创新。将一批家乡情结重、工作能力强、热心科技事业的干部推荐到科技工作岗位。三要提高专业素养。鼓励企业和社会对生产一线职工科技素质的培养,通过业余教育、联合办班、专项短训、挂钩送学等方式,提高企业职工科技开发能力和对高新技术消化、吸收、创新等能力,为我市产业发展提供原动力保障。
(五)坚持创新驱动,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一要建立产学研联合体。支持和鼓励市内企业与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共建研发机构,探索建立以资产为纽带、以高新技术为依托、以现代企业制度为规范的“三位一体”产学研联合体。二要强化成果转化应用。支持和引导各高校、科研机构瞄准荆门资源开展科技攻关,做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发挥荆门理工学院、职业学院科研优势,鼓励企业主动承接教学基地、实验基地、科研基地,促进科研成果由学术型向应用型、实用性转变。三要加强成果转化支持。要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梗阻”,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各级政府要积极为各学院开展社会调研、课题研究提供支持,促进校地合作取得实质性成果,重点跟踪高校和科研院所依托的荆门资源性研发项目,时刻关注项目攻关和科技成果孵化环节,对转化前景好的科研项目和能够形成地方标准的科研项目给予重点财政支持,保障优势科技项目的研发和就地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