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宝区人大常委会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制定出台《东宝区人大常委会关于推行“人大代表·社区居民议事面对面工作法”的指导意见》,在街道、工业园区全力实施“议事面对面”活动,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不断丰富人大代表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内容和形式,充分发挥代表主体作用和人大智慧,为区域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五个”原则定向,把稳民主之舵
始终坚守“五个坚持”,为议事工作法把稳方向。坚持党的领导,确保议事方向正确,重大事项和重大问题等及时向党委请示报告;坚持人民至上,充分尊重和保障居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坚持依法议事,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程序进行;坚持目标导向,立足“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把为基层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作为“议事面对面”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意见,集中各方智慧。这五个原则相辅相成,为“议事面对面”活动开展筑牢坚实基础,使其沿着正确方向稳步前行。
“五字”程序聚焦,夯实议事根基
以“接、访、议、督、评”为核心,形成全流程工作闭环机制,构建起在党委领导下,群众“点单”、代表“接单”、政府“领单”、人大“督单”、社会“评单”模式,有效发挥“民意窗”“连心桥”“监督岗”作用,推动聚集民智、同题议事、合力办事,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接”:通过组织人大代表走访联系群众、进站接待选民、进网格接单、“码上收”等方式,线上线下广泛听取民意,收集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各代表联络站及时对收集的问题进行梳理、分类、汇总,形成意见清单。“访”:根据分类汇总形成的意见清单,及时组织人大代表现场走访了解、勘查调研,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人大重点工作、人民关心关切提出议事事项。“议”:组织人大代表、社区居民、“一府一委两院”及政府组成部门负责人、社区工作人员、新闻媒体开展面对面议事活动,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形成解决方案,现场交办落实。“督”:针对议定事项办理,人大建立跟踪督办工作机制,推动相关办理部门现场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评”:街道、工业园区定期组织议事主体以及新闻媒体共同开展议定事项办理“回头看”,对承办单位的办理情况和答复进行评价,增强群众认同感。
“五条”措施推行,强化工作保障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党委统一领导,人大组织实施,政府部门抓落实的工作机制。明确工作责任,细化程序要求,抓好组织实施,确保取得实效。注重协同配合,“一府一委两院”及政府组成部门负责人结合代表建议办理、重点工作推进等,下沉到代表联络站联系代表和居民,主动接受监督。强化工作保障,配备政治素质强、业务能力精、工作作风硬的工作人员,严格落实“议事面对面”工作制度,按照时间节点推进工作。适时召开专题会或推进会,就重点、难点、堵点问题进行研究和解决,确保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以点带面推广,通过以泉口街道为试点,推动各代表联络站借鉴运用,实现全城开“花”,让民众广泛参与,提升民众幸福感、获得感,使城市发展更具有活力与温度。做好宣传引导,在推进“议事面对面”工作中,发扬首创精神,做好经验总结、推广推介,及时总结报送高质量的工作信息、经验做法或典型案例,提升“议事面对面”在人民群众中的知晓度、认同度和影响力。
“五方”协商议事,激发基层活力
通过一年多试点,组织人大代表、社区居民、“一府一委两院”及政府组成部门负责人、社区工作人员、新闻媒体“五方”开展面对面议事活动,创新打造出多元特色品牌活动,涌现出了“周四说事”“代表来了”“荆城意站”“居民议事角”“代表在线”等新内容和新形式。东宝区泉口街道大桥人大代表联络站开展“周四说事”以来,累计议事30余场,解决民生问题35件,办结率达94%。东宝区龙泉人大代表小组创新打造“荆城意站”,通过在站点宣传政策、收集居民意见,协调各方利益,成功推动龙泉街道团结社区98户居民下水道疏通扩宽,彻底改善阴雨天潮湿肮脏,大雨天雨水倒灌的顽疾。东宝区泉口人大代表小组通过“代表来了”活动,构建了“群众点题-代表搭台-部门解题-民主评议”的全链条治理模式,破解了报社小区改造遗留问题,化解了新桥村征迁矛盾,成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鲜活样本。这些特色品牌充分发挥了代表的“五个作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员、收集反映社情民意的信息员、研究解决发展问题的调研员、督促工作落实的督察员、化解矛盾纠纷的调解员),实现了代表工作的“五个目标”(党群关系得到加强、代表能力得到提升、履职质效得到提高、群众利益得到保障、人大制度得到巩固),切实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落地见效。
“议事面对面”工作法的创新实践,让群众真正成为基层治理的参与者、受益者,为东宝区基层民主建设与社会和谐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下一步,东宝区人大常委会将持续深化创新举措,不断完善工作机制,让这一联系群众的新形式发挥更大效能,为区域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作者 袁瑞婷)